搜索
首页 《赠张嘉甫》 浮舟大江里三千,归握先陇清淮壖。

浮舟大江里三千,归握先陇清淮壖。

意思:浮船大江里三千,回握先陇清淮岸上。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赠张嘉甫》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浮舟大江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民生的关怀。诗中描绘了浮舟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在故乡山水和友情的慰藉下,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决心。 首联“浮舟大江里三千,归握先陇清淮壖”,诗人以浮舟在大江中航行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颔联“杜门古寺厌岑寂,梦寐清颍如家山”,诗人表达了在古寺中闭门思乡的寂寥,以及对故乡清颍的深深思念,如同在家乡的山水之间。 颈联“汝阴昔谬称刺史,自愧何术苏恫瘝”,诗人回顾了自己担任刺史时的经历,表达了对未能有效解决民生疾苦的自责。诗人表示自己甘愿做一个廉明能干的官员,不伤害百姓的利益。 尾联“长淮清冬龙蜃螫,放舟出郭天宇宽”,诗人描绘了长淮冬日的景象,表达了放舟出郭的舒畅心情。诗人表示将与乡亲们共谋发展,并邀请他们共饮。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民生的关怀。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民生的关注。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决心,展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浮舟大江里三千,归握先陇清淮壖。
杜门古寺厌岑寂,梦寐清颍如家山。
汝阴昔谬称刺史,自愧何术苏恫瘝。
平生为吏甘贱拙,敢作蟊贼伤民田。
未忧怀砖击之去,乃欲筑室买一廛。
箪瓢三亩易办耳,寄声父老不汝干。
长淮清冬龙蜃螫,放舟出郭天宇宽。
浮梁横前袅可缆,金塔却立俨莫攀。
髯张幼好此奇服,白璧刻佩鸣玦环。
抱持微学不忍弃,清明竹林遭削删。
三年江湖友魑魅,一日宝府观玙璠。
渐消鄙吝心自喜,追计存没涕亦潸。
寻山把酒岂易得,客路霰雪衣裘单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清淮

    读音:qīng huái

    繁体字:清淮

    意思:酒名。
    宋·梅尧臣《依韵和正仲寄酒因戏之》:“上字黄封谁可识,偷传王氏法应真。清淮始变醅犹薄,句水新来味更醇。”自注:“清淮酒,本王九传法于山阳。”

  • 浮舟

    读音:fú zhōu

    繁体字:浮舟

    意思:
    1.行船。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浮舟江海,捐弃楫櫂。”
    南朝·宋·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浮舟千仞壑,摠辔万寻巅。”

  • 大江

    长江 。《楚辞·九歌·湘君》:“望 涔阳 兮极浦,横 大江 兮扬灵。” 宋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词:“ 大江 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 钟山 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 大江 。”

    读音:dà jiāng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