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哭空寂寺玄上人(一作少林寺哭晖上人)》 寂灭应为乐,尘心徒自伤。

寂灭应为乐,尘心徒自伤。

意思:寂灭应为乐,尘心徒自悲伤。

出自作者[唐]钱起的《哭空寂寺玄上人(一作少林寺哭晖上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对逝去之人怀念之情的诗。诗中通过对双树、灯烛、炉香、台阶、空廊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已故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首联“凄然双树下,垂泪远公房”中,“双树”和“远公房”可能是指作者在双树下,对着远公房默默垂泪。双树通常代表死亡和离别,远公房则可能是指逝者的住所或灵堂,由此表达出作者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颔联“灯续生前火,炉添没后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灵前续燃灯火、添置香炉的情景,表达出对逝者的缅怀和敬意。其中,“续生前火”和“添没后香”这两个动作,既表现了作者对逝者的关心和尊重,也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悲伤和不舍。 颈联“阴阶明片雪,寒竹响空廊”则描绘了灵堂周围的景象,台阶上落下了片片雪花,空廊上竹子发出声响。这些景象既渲染了悲伤的氛围,也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其中,“阴阶”和“寒竹”等意象,也传达出作者内心的凄凉和孤独。 尾联“寂灭应为乐,尘心徒自伤”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消逝的感慨。作者认为生命的结束应该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因为尘世间的烦恼和忧愁都将随之消失。然而,作者自己却因为尘世的牵挂和忧虑而感到悲伤。这一对比,更加强调了作者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场景和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诗中通过对双树、灯烛、炉香、雪花、竹声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凄凉、孤独、悲伤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生命消逝的感慨,使整首诗的主题更加深刻和丰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凄然双树下,垂泪远公房。
灯续生前火,炉添没后香。
阴阶明片雪,寒竹响空廊。
寂灭应为乐,尘心徒自伤。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关键词解释

  • 寂灭

    读音:jì miè

    繁体字:寂滅

    英语:quietus

    意思:(寂灭,寂灭)

    1.沉寂灭绝。
    南朝·齐·明僧绍《正二教论》:“忘功而功着,寂灭而道常,出乎无始,入乎无终。

  • 自伤

    读音:zì shāng

    繁体字:自傷

    英语:self-inflicted wounds

    意思:(自伤,自伤)

    1.自我伤感。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