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怀二十首》 王母不可见,但忆董双成。

王母不可见,但忆董双成。

意思:王的母亲不见,只记得董两成。

出自作者[现代]陈独秀的《感怀二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威风敛羽翼,众口誉焦明》,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寓意。 首先,诗的前两句“威风敛羽翼,众口誉焦明”描绘了焦明所处的环境以及人们对它的评价。这里,“威风敛羽翼”象征着焦明在众口称赞中逐渐失去了自我,仿佛被风裹挟着飘摇不定。而“众口誉”则暗示了人们对焦明的赞美之词如同潮水般涌来,使得焦明在一片赞誉声中迷失了方向。 接下来,“焦明与威风,异命不同声”这两句诗揭示了焦明与威风的本质区别。焦明虽然得到了众人的赞美,但它并不满足于此,它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它渴望自由飞翔。而“异命不同声”也暗示了焦明不愿被束缚,不愿被赞誉所困,它渴望突破现状,追求真正的自我。 “西巢三珠树,振翮一哀鸣”这两句诗描绘了焦明在西巢三珠树上的振翅高飞,表达了焦明的决心和勇气。它振翅高飞,寻求自由和真理,表达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王母不可见,但忆董双成”这两句诗表达了焦明对自由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尽管它身处困境,但它仍然坚定地追求自由,即使面对强大的王母,它也毫不畏惧。这里的“董双成”可能是指神话中的神仙,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焦明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在赞美和束缚之间的挣扎和矛盾。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启示,值得我们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威风敛羽翼,众口誉焦明。
焦明与威风,异命不同声。
西巢三珠树,振翮一哀鸣。
王母不可见,但忆董双成。
作者介绍 陈独秀简介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1920年初前往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任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二、三大)、中央总书记(四、五大)等职务,并任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1927年7月离开中央。1929年11月因就中东路事件发表不同意见而被开除党籍。1931年5月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1932年10月被国民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重庆(原属四川)江津。1942年5月逝世。他是杰出的政论家,其政论文章汪洋恣肆、尖锐犀利,《敬告青年》等很多篇章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少有的、杰出的代表作。晚年进行的文字学研究,是极其重要的学术成果。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陈独秀思想论稿》、《陈独秀著作选编》等。

关键词解释

  • 可见

    读音:kě jiàn

    繁体字:可見

    英语:visible

    意思:(可见,可见)

    1.可以看见。
    《易干》:“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汉书郊祀

  • 王母

    读音:wáng mǔ

    繁体字:王母

    意思:
    1.祖母。
    《礼记曲礼下》:“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
    《南史宋临川烈武王道规传》:“岂得以荒耄之王母,等行路之深雠。”

  • 不可

    读音:bù kě

    繁体字:不可

    英语:cannot

    意思:
    1.不可以;不可能。
    《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
    三国·

  • 双成

    引用解释

    1. 董双成 。神话中 西王母 侍女名。见《汉武帝内传》。 唐 白居易 《长恨歌》:“金闕西厢叩玉扃,转教 小玉 报 双成 。”

    2.借指美女。《全唐诗》卷七五六载《春》诗:“绣衣白马不归来, 双成 倚槛春心醉。” 宋 徐铉 《柳枝词》之九:“新词欲咏知难咏,説与 双成 入管弦。”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 秦淮 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