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湖南李侍御赴本使赋采菱亭诗》 兰桡向莲府,一为枉帆过。

兰桡向莲府,一为枉帆过。

意思:兰桡向莲府,一是枉帆过。

出自作者[唐]权德舆的《送湖南李侍御赴本使赋采菱亭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采菱场景的诗,通过对采菱习俗、津亭风景、沅江暮霭、楚女歌声、岸边景色以及船只离去的描绘,展现了采菱活动的生动画面。 首句“旧俗采菱处,津亭风景和”点明了采菱的习俗和所在地点,以及津亭的和谐风景。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了采菱的场景,并引入津亭,为读者展现了采菱活动前后的一系列景象。 “沅江收暮霭,楚女发清歌”这两句描绘了沅江傍晚时的景象,暮霭笼罩水面,而楚女则在此时发出清脆的歌声。诗人通过这两句诗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相结合,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曲岸萦湘叶,荒阶上白波”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岸边的景色,曲曲折折的江岸萦绕着湘叶,荒废的石阶静静地躺在白波之中。这些细节描绘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丰富的视觉效果。 “兰桡向莲府,一为枉帆过”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对船只的描绘。船只向着莲花般的官府驶去,然后划过弯曲的河流,离开这里。这两句诗既表达了采菱活动的结束,也暗示了采菱者即将踏上新的旅程。 整首诗语言优美,画面生动,通过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采菱活动的全过程。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观察和理解,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旧俗采菱处,津亭风景和。
沅江收暮霭,楚女发清歌。
曲岸萦湘叶,荒阶上白波。
兰桡向莲府,一为枉帆过。
作者介绍 曹摅简介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赠左仆射,谥号“文”。

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关键词解释

  • 莲府

    读音:lián fǔ

    繁体字:蓮府

    意思:(莲府,莲府)
    幕府。
    唐·符载《为西川幕府祭韦太尉文》:“某等俱以孱钝,获事旌旄,庇莲府之光彩,无汗马之勋劳。”
    清·唐孙华《次韵酬宫恕堂》:“君居莲府中

  • 兰桡

    读音:lán náo

    繁体字:蘭橈

    意思:(兰桡,兰桡)
    小舟的美称。
    唐太宗《帝京篇》之六:“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
    元·萨都剌《寄朱舜咨王伯循了即休》诗:“木落淮南秋,兰桡泊瓜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