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泛五云溪》 此溪何处路,遥问白髯翁。

此溪何处路,遥问白髯翁。

意思:这条路什么地方,遥问白胡子老头。

出自作者[唐]许浑的《泛五云溪》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溪水、寺庙、人家、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首联“此溪何处路,遥问白髯翁”,诗人通过向白髯翁询问溪流的去向,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好奇。这一问一答,既体现了诗人的谦逊和敬老,也展现了诗人的探索精神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颔联“佛庙千岩里,人家一岛中”,描绘了溪流两岸的寺庙和人家,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千岩里的佛庙和一岛中的人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和谐共处的向往。 颈联“鱼倾荷叶露,蝉噪柳林风”,进一步描绘了溪流的美丽景象。鱼儿在荷叶上倾吐露珠,蝉在柳林中噪叫,微风轻拂水面,这些自然的声音和景象,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尾联“更就千村宿,溪桥与剡通”,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溪桥的赞美。诗人希望能够借宿在千村之中,感受乡村的宁静和淳朴。同时,溪桥也成为了诗人通往剡县的必经之路,体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对淳朴乡村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此溪何处路,遥问白髯翁。
佛庙千岩里,人家一岛中。
鱼倾荷叶露,蝉噪柳林风。
急濑鸣车轴,微波漾钓筒。
石苔萦棹绿,山果拂舟红。
更就千村宿,溪桥与剡通。
作者介绍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关键词解释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