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皇甫太博知苏州》 激箭波狂浮书舸,散丝雨细逐朱轮。

激箭波狂浮书舸,散丝雨细逐朱轮。

意思:利箭波狂浮书船,散丝雨细逐彩饰。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皇甫太博知苏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长洲连岁得贤君,十万人家煦若春》是一首对长洲县连续几年得到贤明县令的赞美诗。诗中描绘了百姓们的生活如同春天般温暖,而这位县令则像一道激箭,引领着百姓们向前发展,像书舸在狂波中前行,又像丝雨在朱轮后散开。 诗中还描绘了郡斋的景象,石头铺成的地面轻藓如画,公宴时歌声响起,尘埃落定。诗人在赞美县令的同时,也表达了对郡斋美景的欣赏。 然而,诗人未能辞官成为隐士,这使他心中充满了归思,如同河梁上等待鲈鱼脍的游客一样。这最后两句既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的留恋,又流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长洲县连续几年的繁荣景象,以及对县令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诗中情感丰富,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长洲连岁得贤君,十万人家煦若春。
激箭波狂浮书舸,散丝雨细逐朱轮。
郡斋诗石铺轻藓,公宴歌喉落暗尘,未得休官作逋客,河梁归思满鲈蒪。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

关键词解释

  • 丝雨

    读音:sī yǔ

    繁体字:絲雨

    意思:(丝雨,丝雨)
    像丝一样的细雨。
    唐·周彦晖《晦日宴高氏林亭》诗:“云低上天晚,丝雨带风斜。”
    明·俞国贤《展先子墓晚归即事》诗:“罢扫春山归路迟,东风丝雨带寒

  • 激箭

    读音:jī jiàn

    繁体字:激箭

    意思:疾飞的箭。比喻急速,急疾。
    明·刘基《过闽关》诗之三:“建溪激箭向南流,石齿如锋斗客舟。”
    清·金农《寄王三孝廉并讯城北旧游诸子》诗:“激箭风高落木初,思君终日叹离

  • 朱轮

    读音:zhū lún

    繁体字:朱輪

    意思:(朱轮,朱轮)

    1.古代王侯显贵所乘的车子。因用朱红漆轮,故称。
    《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