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蔡仲谋苦热》 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

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

意思:大热晒万物,万物不可逃避。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和蔡仲谋苦热》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热为主题,通过描绘热浪对万物的影响,表达了人们在炎炎夏日中的困扰和渴望。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首联“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直接点明主题,描绘了烈日的威力,使得万物都无法逃避。这一句为整首诗定下了热烈的基调,为后文的描绘和感慨做了铺垫。 “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这一句通过生动的比喻,进一步描绘了热的可怕。对于干燥的事物,热得让人仿佛要烧起来;对于湿润的事物,热的让人想要流淌出膏脂。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人们对热的感受更加深刻。 “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热的可怕,连飞鸟和走兽都无法忍受,更何况是人呢?人畏絺綌(即暑天的衣服),何况是冠袍,这里进一步强调了人在炎热天气下的困扰。 “未知林泉间,何以异我曹。”这句表达了人们对清凉环境的渴望,与炎热的天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们向往林泉间的清凉,认为那里与当前的处境没有太大的区别。 “蝇蚊更昼夜,肤体困爬搔。”这句描绘了人们在炎热天气中不仅热得难受,还被蚊蝇所困扰,使得皮肤困苦不堪,不断抓搔。 “四序苟迭代,会有秋气高。”这句表达了人们在炎热的天气中,期待着四季更迭,迎来秋天的凉爽。这种对清凉的渴望,贯穿了整首诗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描绘,展现了炎炎夏日中人们的困扰和渴望。通过对热的生动描绘,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让人深感炎热的可怕和人们对清凉的渴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
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
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
人亦畏絺綌,况乃服冠袍。
广厦虽云托,呼风不动毫。
未知林泉间,何以异我曹。
蝇蚊更昼夜,肤体困爬搔。
四序苟迭代,会有秋气高。
作者介绍 乾隆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万物

    读音:wàn wù

    繁体字:萬物

    英语:world

    意思:(万物,万物)

    1.统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易干》:“大哉干元,万物资始。”
    《史记吕不韦列

  • 不可

    读音:bù kě

    繁体字:不可

    英语:cannot

    意思:
    1.不可以;不可能。
    《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
    三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