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白马篇》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意思: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儿男游侠骑士。

出自作者[魏晋]曹植的《白马篇》

全文创作背景

曹植的《白马篇》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从宏观的角度看,这首诗创作于建安时代,正值汉末天下大乱之际。这是一个政治不稳定,社会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英雄辈出,充满壮志豪情的时代。 其次,从微观的角度看,这首诗是曹植在早期阶段创作的,也就是曹丕被封为太子之前。当时,曹植在政治上抱负远大,充满热情,还没有经历后来的打击和迫害。因此,这个阶段的作品充满了慷慨激昂的气息,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豪情壮志。 综上所述,《白马篇》的创作背景既有建安时代的混乱与豪情,也有曹植个人早期的抱负和热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作者介绍 曹植简介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一说鄄城),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并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第最高的诗人。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关键词解释

  • 家子

    读音:jiā zǐ

    繁体字:家子

    造句:

  • 游侠儿

    解释

    游侠儿 yóuxiá ér

    [chivalrous person] 古指轻生重义、仗己力以助“被欺凌者”的人。这里指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年轻人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 借问

    读音:jiè wèn

    繁体字:借問

    英语:may I ask

    意思:(借问,借问)

    1.犹询问。
    《宋书萧惠开传》:“虑兴宗不能诣己,戒勒部下:‘蔡会稽部伍若借问,慎不

  • 谁家

    读音:shuí jiā

    繁体字:誰家

    意思:(谁家,谁家)

    1.何家,哪一家。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
    《水浒传》第二八回:“武松忍耐不住,按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