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莺啼序》 小巧身儿,锦心绣口,圆滑遽如计。

小巧身儿,锦心绣口,圆滑遽如计。

意思:小巧身儿,锦心绣口,圆滑就如计。

出自作者[宋]汪元量的《莺啼序》

全文创作背景

《莺啼序》是宋朝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长篇词,创作背景与南宋朝廷的亡国和作者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具体来说,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南宋朝廷的亡国:公元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恭帝及后妃属员三千多人被俘北上,汪元量也在其中。这对汪元量来说是一次深刻的亡国之痛,他在词中借古伤今,抒写了这种痛苦。 2. 作者的个人经历:汪元量原本对南宋朝廷忠心耿耿,但不幸沦为元人的道士。虽然被释放回到江南,但他的内心仍然充满了痛苦和哀怨。这种个人经历对《莺啼序》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综上所述,《莺啼序》的创作背景主要包括了南宋朝廷的亡国和作者汪元量的个人经历,这些背景为这首词注入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内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檀栾宫墙数仞,敞朱帘绣户。
正春暖、飘拂和风,衮入红尘香雾。
见丝柳青青,袅娜如学宫腰舞。
有黄莺、恰恰飞来,一梭金羽。
小巧身儿,锦心绣口,圆滑遽如计。
避人,渐飞入琼林藏身,桃杏深处。
对银屏、珠圆翠陈,隔叶底、恣歌《金缕》。
忽群妃,拍手惊飞,奋然高举。
晓来雨湿,花娜柳垂,误投罗网去。
缓缓访、六宫寻问,玉纤争握。
放入金笼,眼娇眉妩。
身如旅琐,无心求友。
烟窗分影光阴里,听蛮声,似怨还如诉。
青山隔断,红妆满眼,谁怜一掬。
幽恨难吐,沉香拂拂。
亭北阑干,已得君王顾。
但暗忆、西湖美
作者介绍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锦心

    读音:jǐn xīn

    繁体字:錦心

    意思:(锦心,锦心)
    比喻优美的文思。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有奇事,方有奇文,未有命题不佳,而能出其锦心,扬为绣口者也。”
    《镜花缘》第九二回:

  • 绣口

    读音:xiù kǒu

    繁体字:綉口

    意思:(绣口,绣口)
    比喻文辞华丽。
    唐·柳宗元《乞巧文》:“骈四俪六,锦心绣口。”
    明·陈汝元《金莲记郊遇》:“长公(苏轼)绣口锦心,不日连枝奋北。”参见“锦

  • 锦心绣口

    引用解释

    比喻优美的文思,华丽的词藻。 唐 柳宗元 《乞巧文》:“駢四儷六,锦心绣口。”《西游记》第六四回:“适闻圣僧之章,诚然锦心绣口。”《红楼梦》第四九回:“我们这会子腥的膻的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亦作“ 锦心綉口 ”。 郁雯 《李清照》四:“好一个‘绿肥红瘦’!和……‘宠柳娇花’同出自锦心绣口!”

    读音:

  • 小巧

    读音:xiǎo qiǎo

    繁体字:小巧

    英语:small and exquisite

    意思:
    1.小聪明;小技巧。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建昌侯·虑于堂前作斗鸭栏,颇施小巧。

  • 圆滑

    读音:yuán huá

    繁体字:圓滑

    短语:滑头

    英语:slick and sly; smooth and evasive; unctuous

    意思:(圆滑,圆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