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奥村晚望》 涓埃期补报,未敢卜幽栖。

涓埃期补报,未敢卜幽栖。

意思:涓尘埃期补充报告,不敢选择隐居。

出自作者[宋]黄公度的《奥村晚望》

全文赏析

这首诗《山逐寒云断,天随暮霭低》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内心感受的诗篇。通过对山、云、天、稻畦、樵径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 首联“山逐寒云断,天随暮霭低”,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山与云的关系,以及天与地之间的动态变化。山峦追逐着寒冷的云朵,云朵逐渐消散,而天边的暮霭逐渐低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颔联“稻畦迷上下,樵径自东西”,诗人转向了对田野的描绘,稻田的畦沟在暮霭中显得迷迷茫茫,而樵夫的小径则在田野中自东向西。这一联通过田野和樵径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景象。 颈联“故国存书剑,他乡尚鼓鼙”,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关注。诗人随身携带的只有书剑,而他乡却仍然有战鼓声响起。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关注。 尾联“涓埃期补报,未敢卜幽栖”,诗人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有所作为,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的愿望,但同时也感到自己的力量有限,不敢轻易选择隐居。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的雄心壮志,也体现了诗人的谦逊和谨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诗人通过对山、云、天、稻畦、樵径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关注。诗人的雄心壮志和谦逊谨慎也在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逐寒云断,天随暮霭低。
稻畦迷上下,樵径自东西。
故国存书剑,他乡尚鼓鼙。
涓埃期补报,未敢卜幽栖。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关键词解释

  • 补报

    读音:bǔ bào

    繁体字:補報

    英语:make a report after the event

    意思:(补报,补报)

    1.报答。
    汉·蔡邕《让尚书乞在闲冗表》:“三月

  • 涓埃

    读音:juān āi

    繁体字:涓埃

    英语:insignificant; negligible

    意思: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周书萧撝传》:“臣披款归朝,十有六载,恩深海岳,报浅涓埃。”<

  • 幽栖

    读音:yōu qī

    繁体字:幽棲

    意思:(幽栖,幽栖)

    1.幽僻的栖止之处。
    唐·王昌龄《过华阴》诗:“羇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绝。”
    宋·范仲淹《与孙元规书》:“肺疾未愈,赖此幽栖,江山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