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应菩提,名标法身义。
意思:接触眼睛应菩提,名标法自身意义。
出自作者[宋]释印肃的《金刚随机无尽颂·善现起请分第二》
全文赏析
这首诗《如是真如是,无□不心地。
触目应菩提,名标法身义。》以其独特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学和宗教理解。
首先,“如是真如是”表达的是一种对真实性的深刻理解,是对世界的本质和存在的真实性的肯定。它暗示了一种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领悟,是对真理的尊重和敬畏。
“无□不心地”中的“□”可能是一个缺失的文字,可能是指自然、本源或本质的东西。这句话表达的是,所有的事物都是地心的显现,都是自然本质的流露。它强调了自然和本源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在面对世界时应该如何理解和看待。
“触目应菩提”中的“触目”指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而“菩提”则可能指的是觉悟或智慧。这句话表达的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觉悟和智慧的来源,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体验,就能获得觉悟和智慧。
“名标法身义”中的“名标”可能是指命名或标志,而“法身”则可能指的是超越物质和表象的存在或本质。这句话表达的是,我们应该用智慧去命名和标志那个超越物质和表象的存在或本质,以此来理解世界和自我。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学和宗教理解,强调了真实、自然、觉悟和智慧的重要性,以及对超越物质和表象的存在或本质的理解。它鼓励我们用心去观察和体验生活,去理解世界的本质和自我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