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鞭问同来,扶桑在何许。
意思:举鞭问同来,扶桑在哪里。
出自作者[宋]洪咨夔的《大云寺同王翚父晚归》
全文创作背景
《大云寺同王翚父晚归》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王翚父在游览大云寺后,一同欣赏夕阳余晖、品味禅意的情景。
创作背景:
洪咨夔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然而,尽管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许多文人墨客仍然保持着对诗歌、艺术和自然的热爱。洪咨夔本人也是一位才子,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大云寺同王翚父晚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赏析:
这首诗以“大云寺”为背景,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在游览寺庙后,共同欣赏夕阳美景、感受禅意的情景。首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绘了一幅雨后的山景画卷,空蒙的山色与细雨相映成趣,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接下来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则表现了雨后阳光照耀下的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给人以明朗、愉悦的感受。
第二句“欲把西湖比西子”,将西湖美景与美女西施相提并论,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最后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则进一步强调了西湖美景的多样性,无论是淡雅的妆容还是浓烈的色彩,都能与之相得益彰。
整首诗以山水景色为载体,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禅意的追求。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空蒙”、“潋滟”、“比西子”等,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