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角报蕃营,回军欲洗兵。
意思:吹角向多营,回军想洗兵。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平蕃曲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和民族团结的诗,通过对吹角、回军、戍烟、塞草、陇头、大军还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战争的艰辛和胜利的喜悦,同时也强调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首联“吹角报蕃营,回军欲洗兵。已教青海外,自筑汉家城”,描绘了战争即将开始的场景。吹角的声音传遍了蕃营,军队正在准备回军,想要清洗掉战争的疲惫和尘埃。诗人通过“已教”二字,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慎重,同时也强调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战争结束后,他们已经在边境上筑起了汉家城,体现了民族间的友好关系和互相尊重。
颔联“渺渺戍烟孤,茫茫塞草枯”,描绘了战争背景下的边疆景象。戍烟袅袅,塞草枯黄,展现出边疆的荒凉和寂寥。然而,这并没有削弱诗人的情感表达,反而更加突出了战争的艰辛和胜利的喜悦。
颈联“陇头那用闭,万里不防胡”,表达了诗人对民族团结和友好的期望。在陇头上,人们不需要关闭门户,因为万里之隔也无法阻挡他们与胡人的友好相处。这种表述体现了诗人对民族团结和友好的坚定信念,同时也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
尾联“空留一片石,万古在燕山”,以象征胜利的石头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对胜利的自豪和对和平的珍视。这片石头在燕山上空留下了永恒的印记,象征着战争的胜利和民族团结的永恒。
整首诗以战争为背景,通过描绘边疆景象和民族团结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和友好的坚定信念。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加强民族团结,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