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人既遐征,凤鸟安来翔。
意思:贤人已经远征,凤凰怎么来飞翔。
出自作者[唐]王建的《寄李益少监兼送张实游幽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激昂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道德沦丧、社会失序的忧虑,以及对贤能之士的敬仰和期待。
首段,诗人描绘了一个混乱无序的世界,人们失去了应有的伦理道德,犹如失去了文饰的纲纪。如果上天不再降生明君,那么谁来恢复这种文饰的纲纪呢?这里诗人对明君的期待,实际上是对一个清明社会的期待。
接下来的几段,诗人描绘了迷途知返、重获新生的希望。他看到了溺者找到了舟航,象征着人们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国风民情已经改变,山泽增辉生光,象征着社会风气的好转。星辰有其位,象征着秩序和规则,而贤人已经远去,凤鸟为何不来翔集,则暗示着贤能之士的缺失。
诗人年轻时便仰慕高名,愿望却因山冈阻隔而无法实现。他珍藏新写的卷轴,每次阅读都焚香以示敬意。他明白自古以来知音难求,只能遗憾名声不彰。然而他坚信清河子的力量,尽管他音韵乖张,但只要他诚心求取回章,君王一定能理解他的精诚。
整首诗充满了对贤能之士的敬仰和期待,对清明社会的渴望,以及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和坚定。它以一种激昂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这种信念和期待,无疑给读者带来了深深的鼓舞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