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晓发石竹山卧龙潭》 杉松乱天影,水月乃余心。

杉松乱天影,水月乃余心。

意思:杉松乱天影,水月是我心。

出自作者[明]林敏的《晓发石竹山卧龙潭》

全文赏析

《晓发石竹山卧龙潭》是明代诗人林敏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晨离开石竹山卧龙潭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赞美和对离别之情的感慨。 首句“朝发石竹山”,以“朝发”二字开篇,既点明了时间,又暗示了行程的开始。接着,“石竹山”作为地名,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里的“石竹”既是山名,也是一种花卉,意味着山中景色优美,生机勃勃。 第二句“暮宿卧龙潭”,以“暮宿”二字承接上文,表明作者在石竹山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时光。而“卧龙潭”则是作者在石竹山的落脚之处,也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这里的“卧龙”寓意着山谷中的水流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巨龙,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第三句“水清无鱼跃”,通过对卧龙潭水质的描述,展现了其清澈见底的特点。然而,正因为水太清澈,鱼儿无法在其中自由游动,这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一句“林深有鸟啼”,以“林深”二字收尾,再次强调了石竹山的美丽景色。而“有鸟啼”则表明在这美丽的山林中,鸟儿们依然欢快地歌唱着,与作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的“鸟啼”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石竹山卧龙潭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对离别之情的感慨。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富有象征意义,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飞轩窅洞碧,溪口寒流深。
溪南一峰峻,众壑波上阴。
杉松乱天影,水月乃余心。
时节开竺书,寂寂空中音。
杂花逗秋思,鸣瀑弦素琴。
愿垂白鹤影,永矣谐幽寻。

关键词解释

  • 水月

    引用解释

    1.水和月。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行》:“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 宋 杨万里 《夜离零陵留二绝简诸友》:“思归日日只空言,一棹今真水月间。”

    2.指明净如水的月亮。 唐 郑谷 《南康郡牧陆肱郎中辟许棠先辈为郡从事有寄赠》诗:“夜清僧伴宿,水月在松梢。”《花月痕》第十回:“小饮偶然邀水月,謫居犹得住 蓬莱 。

  • 杉松

    读音:shān sōng

    繁体字:杉鬆

    意思:
    1.杉树与松树。
    唐·杜甫《咏怀古迹》之四:“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唐·韦应物《对春雪》诗:“萧屑杉松声,寂寥寒夜虑。”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