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伐昆明,穿池习五兵。
意思:周武帝征讨昆明,挖池练习五兵。
出自作者[唐]沈佺期的《昆明池侍宴应制》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描绘了汉武帝征伐昆明,兴兵习武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汉武帝仁德之政的赞美。
首联“武帝伐昆明,穿池习五兵。水同河汉在,馆有豫章名。”描绘了汉武帝征伐昆明的场景,他挖掘池地以训练武艺,池水如同天河一般浩渺。而他所居住的馆舍则以豫章命名,豫章是古代大木名,用作宫殿的栋梁,暗示了汉武帝的威严与尊贵。
“我后光天德,垂衣文教成。”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汉武帝的赞美,他以天子的仪容,光大天下的德行,垂衣而治,使得天下大治。这是对汉武帝仁政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
“黩兵非帝念,劳物岂皇情。”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汉武帝不滥用武力的观念的赞赏,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物力是皇帝关心的重点,这体现了汉武帝的明智和仁爱。
“春仗过鲸沼,云旗出凤城。”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战争场景,军队浩浩荡荡地经过沼泽地,云旗飘扬出凤城,进一步表现了汉武帝的威武之师。
“灵鱼衔宝跃,仙女废机迎。”这两句描绘了战争胜利后的场景,鱼儿衔宝跳跃,仙女们停下手中的活计来欢迎胜利归来的军队,表现了战争胜利后的欢庆场面。
“柳拂旌门暗,兰依帐殿生。”这两句描绘了军队驻扎后的场景,柳条拂动着旌旗,兰花的香气弥漫在帐殿中,进一步表现了军队的安居乐业。
最后,“还如流水曲,日晚棹歌清。”这两句以流水和棹歌作结,表达了战争结束后,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平静如水的场景,棹歌清脆悠扬,表现了人民生活的和谐与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汉武帝征伐昆明、兴兵习武的描绘,以及对汉武帝仁德之政的赞美,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人民生活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