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婆罗门引·落星万点》 曲江画桥。

曲江画桥。

意思:曲江画桥。

出自作者[宋]辛弃疾的《婆罗门引·落星万点》

全文赏析

这首诗《落星万点,一天宝焰下层霄。人间叠作仙鳌。最爱金连侧畔,红粉袅花梢。更鸣鼍击鼓,喷玉吹箫。曲江画桥。记花月、可怜宵。想见闲愁未了,宿酒才消。东风摇荡,似杨柳、十五女儿腰。人共柳、那个无聊。》是一首描绘节日盛景的诗,具体来说,它描绘的是曲江上元宵节(即闹花灯)的场景。 首句“落星万点,一天宝焰下层霄”,便将元宵节的灯火辉煌描绘得淋漓尽致。星星般点点的小灯笼在夜色中燃烧,与天际的火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壮观的景象。“人间叠作仙鳌”进一步描绘了人间的热闹景象,人们把花灯做成各种形状,有如仙山般的鳌中藏着各种珍宝,生动地展现了元宵节的繁华与热闹。 “最爱金连侧畔,红粉袅花梢”这两句则描绘了元宵夜的美人。金连是一种花灯,而红粉袅花梢则是形容女子的美丽。她们在元宵夜中,欣赏着金连和灯火,享受着节日的欢乐。 “更鸣鼍击鼓,喷玉吹箫。曲江画桥。记花月、可怜宵”描绘了元宵夜的各种声音和气氛。鼍击鼓象征着热闹,喷玉吹箫则描绘了元宵夜的欢乐气氛,人们在曲江上吹箫击鼓,热闹非凡。 “想见闲愁未了,宿酒才消”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元宵夜景的感想。他想象人们在这个热闹的节日中,或许有人因为一些事情而感到忧愁。然而,这些忧愁在刚刚消解的酒力下已经烟消云散,人们再次享受节日的欢乐。 最后,“东风摇荡,似杨柳、十五女儿腰。人共柳、那个无聊”,东风轻拂,就像在摇动杨柳的腰肢。人们和柳树一样,都摆脱了忧愁和烦恼,显得十分愉快和轻松。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元宵节灯火辉煌、人们欢乐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喜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诗词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落星万点,一天宝焰下层霄。
人间叠作仙鳌。
最爱金连侧畔,红粉袅花梢。
更鸣鼍击鼓,喷玉吹箫。
曲江画桥。
记花月、可怜宵。
想见闲愁未了,宿酒才消。
东风摇荡,似杨柳、十五女儿腰。
人共柳、那个无聊。
作者介绍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曲江

    读音:qǔ jiāng

    繁体字:曲江

    英语:Qujiang River

    意思:
    1.水名。指江苏省·扬州市南长江的一段。
    汉·枚乘《七发》:“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

  • 画桥

    读音:huà qiáo

    繁体字:畫橋

    意思:(画桥,画桥)
    雕饰华丽的桥梁。
    南朝·陈·阴铿《渡岸桥》诗:“画桥长且曲,傍险复凭流。”
    宋·贺铸《减字浣溪沙》词之八:“杏花零落昼阴阴,画桥流水半篙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