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魅或为患,猕猴常可嫌。
意思:妖怪或者是担心,猕猴经常可以嫌疑。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洪秘丞知大宁监》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三峡蛮溪上,千山楚俗兼》是一首描绘了三峡地区风土人情的诗。它通过描绘当地妇人入市砍柴、官井贩卖盐等生活场景,展现了三峡地区的独特风情和风俗习惯。
首句“三峡蛮溪上,千山楚俗兼”,诗人以三峡地区为背景,描绘了溪流纵横、山峦叠嶂的景象,同时又点出了这里地处楚地的特点。这里的“楚俗”一词,既指这里的地理环境,也指这里的风土人情。
“妇人樵入市,官井货专盐。”这两句诗描绘了当地妇人的生活场景,她们上山砍柴,到集市上出售,而官府开办的井则成了人们贩卖盐的主要渠道。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当地的生活气息和商业活动。
“魑魅或为患,猕猴常可嫌。”这两句诗运用了象征和寓言的手法,魑魅通常用来指代那些难以对付的恶势力,而猕猴则常用来描绘机灵、狡猾的人。这里可能是在暗示,在三峡地区,这些难以对付的恶势力或机灵狡猾的人可能会引发问题。
最后,“君能厚风化,男子使腰镰。”诗人在此呼吁人们注重风化教化,改变那些不良的风俗习惯,使男子能够拿起镰刀自食其力。这体现了诗人对当地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和对良好社会风气的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三峡地区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现了当地的生活气息和商业活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良好社会风气的期盼和对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