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桐庐如兰溪有寄》 满目归心何处说,欹眠搔首不胜情。

满目归心何处说,欹眠搔首不胜情。

意思:满目心归何处说,欹眠搔头不胜情。

出自作者[唐]权德舆的《自桐庐如兰溪有寄》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江边景色,表达了诗人孤独行走的情感。 首句“东南江路旧知名”中,“旧知名”三字为下文埋下伏笔,描绘出诗人过去的记忆,也许是在某个春天的江边,他曾与某位故人在此相遇,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而现在,诗人独自一人漫步在熟悉的江边小路上,不禁感到一丝惆怅。 “惆怅春深又独行”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此刻的心情,春天的深处,他感到孤独和寂寞。 接下来的几句诗,通过描绘具体的景色,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新妇山头云半敛,女儿滩上月初明。”这两句诗描绘了山川月色,新妇山半掩的云雾和女儿滩上的明月,都为诗人提供了安静而优美的背景。 “风前荡飏双飞蝶,花里间关百啭莺。”这两句诗则描绘了生动的动态景象,风中的蝴蝶翩翩起舞,花丛中的黄莺婉转歌唱,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美丽。然而,这并不能减轻诗人的孤独和惆怅。 最后,“满目归心何处说,欹眠搔首不胜情。”两句诗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满眼的美景却无处诉说,只能斜靠在枕头上搔首忧愁,无法承受这样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江边景色,表达了诗人孤独、惆怅的情感。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将情感与景色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南江路旧知名,惆怅春深又独行。
新妇山头云半敛,女儿滩上月初明。
风前荡飏双飞蝶,花里间关百啭莺。
满目归心何处说,欹眠搔首不胜情。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赠左仆射,谥号“文”。

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关键词解释

  • 搔首

    读音:sāo shǒu

    繁体字:搔首

    英语:scratch one\'s head

    意思:以手搔头。焦急或有所思貌。
    《诗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唐·高适《九

  • 归心

    读音:guī xīn

    繁体字:歸心

    英语:converted to (religion)

    意思:(归心,归心)

    1.诚心归附。
    《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

  • 满目

    读音:mǎn mù

    繁体字:滿目

    短语:林立 不乏 连篇 满腹

    英语:see everywhere

    意思:(满目,满目)
    充满视野。
    三国·魏·曹丕《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胜情

    读音:shèng qíng

    繁体字:勝情

    意思:(胜情,胜情)
    I
    尽情。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
    II
    高雅的情趣。
    南朝·宋·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