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诸公袁郎中宴筵喜加章服》 世难常摧敌,时闲已息机。

世难常摧敌,时闲已息机。

意思:世人难常摧毁敌人,时间已息机。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同诸公袁郎中宴筵喜加章服》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荣耀、友情、历史和人生哲理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手诏来筵上,腰金向粉闱。”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特殊的场景,皇帝的手诏来到了宴席上,诗人腰间挂着金印,向着粉墙的内宫走去。这象征着权力和荣誉,也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特殊地位。 “勋名传旧阁,蹈舞著新衣。”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新的荣誉和地位,他的名字将传遍旧阁,他则在新的一天中舞蹈,身着新衣。这是对诗人新生活的赞美,也是对他在新环境中积极进取的肯定。 “白社同游在,沧洲此会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当前相聚的珍视。“白社同游”可能指的是他过去的友人,他们在白色社稷的标志下共同游历,而“沧洲此会稀”则表达了当前相聚的珍贵。 “寒笳发后殿,秋草送西归。”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寒笳的声音从后殿传来,秋草似乎在送别西归的太阳。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 “鲁连功可让,千载一相挥。”这句诗是对鲁连功节的赞美,鲁连功是古代的一位义士,他拒绝了赏赐给他的高官厚禄,坚持了自己的节操。诗人以此赞美自己的人格和节操,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荣耀、友情、历史和人生哲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手诏来筵上,腰金向粉闱。
勋名传旧阁,蹈舞著新衣。
白社同游在,沧洲此会稀。
寒笳发后殿,秋草送西归。
世难常摧敌,时闲已息机。
鲁连功可让,千载一相挥。
作者介绍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世难

    引用解释

    当世的灾难、祸乱。《三国志·蜀志·刘焉传》:“ 焉 内求 交阯 牧,欲避世难。”《周书·周惠达传》:“尝使至 洛 , 魏孝武 与 惠达 语及世难。” 唐 卢纶 《长安春望》诗:“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鬢客 秦 关。” 明 刘基 《次韵和刘彦箕<忆山中>篇》:“世难有身空自累,诗成无鴈倩谁将?”

    读音:

  • 息机

    读音:xī jī

    繁体字:息機

    意思:(息机,息机)

    1.息灭机心。
    《楞严经》卷六:“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诗之五:“侧身天地更怀古,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