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日南亭怀辛大》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意思: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

全文创作背景

《夏日南亭怀辛大》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诗人怀念友人之情,二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具体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孟浩然的好友辛大有关。辛大是孟浩然的同乡朋友,两人感情深厚,经常一起游览山水、饮酒赋诗。在一个夏日的夜晚,孟浩然在南亭纳凉,回忆起与辛大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不禁产生了思念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孟浩然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他在诗中描绘了南亭的清凉幽静,表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喧嚣世俗的厌倦。 综上所述,《夏日南亭怀辛大》的创作背景主要源于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竹露

    读音:zhú lù

    繁体字:竹露

    意思:竹叶上的露水。
    唐·杜甫《晚晴》诗:“秋风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唐·白居易《题扬颖士西亭》诗:“竹露冷烦襟,杉风清病容。”

    解释:

  • 香气

    读音:xiāng qì

    繁体字:香氣

    短语:香味 芳香 幽香 浓香 花香 馨 喷香 馥 芬芳 香 清香

    英语:incense

    意思:(香气,香气)
    <

  • 露滴

    读音:lù dī

    繁体字:露滴

    意思:露水珠。
    唐·赵彦昭《秋朝木芙蓉》诗:“平明露滴垂红脸,似有朝愁暮落时。”
    宋·卢氏《凤栖梧题泥溪驿》词:“钿带双垂金缕细,玉佩玎珰,露滴寒如水。”

  • 清响

    读音:qīng xiǎng

    繁体字:清響

    意思:(清响,清响)

    1.清脆的响声。
    汉·王粲《七哀诗》之二:“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诗:“荷风送香气,竹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