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草堂宗密上人》 吾师道与佛相应,念念无为法法能。

吾师道与佛相应,念念无为法法能。

意思:我的老师道与佛法相应,念念不为法律能。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赠草堂宗密上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宗教色彩的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佛道的理解和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吾师道与佛相应,念念无为法法能”表现了诗人对佛道的虔诚信仰和追求。他相信佛道之真谛在于“无为”,即无所执着,随缘自然。这种思想贯穿于整首诗,是诗人在修行过程中的感悟和体验。 接下来,“口藏宣传十二部,心台照耀百千灯”描述了诗人在修行过程中的具体实践。他通过宣讲佛法,传播智慧,同时内心保持明亮如灯,照亮修行的道路。这种内外兼修的修行方式,体现了佛道的实践性和精神性。 然后,“尽离文字非中道,长住虚空是小乘”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他认为真正的佛法并非只存在于文字之中,而是要通过实践去体验。同时,他也指出只停留在虚空境界并非是真正的大乘佛法,还需要进一步修行提升。 最后,“少有人知菩萨行,世间只是重高僧”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人忽视菩萨行的遗憾。他认为真正的修行不仅仅是成为高僧,更重要的是实践菩萨行,去帮助众生,体现佛法的慈悲精神。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修行体验和感悟,表达了他对佛法的理解和追求。同时,通过诗意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使得佛法教义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吾师道与佛相应,念念无为法法能。
口藏宣传十二部,心台照耀百千灯。
尽离文字非中道,长住虚空是小乘。
少有人知菩萨行,世间只是重高僧。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念念

    读音:niàn niàn

    繁体字:念念

    意思:
    1.一个心念接一个心念;每一个心念。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若有天眼,鉴其念念随灭,生生不断,岂可不怖畏邪!”
    《西游记》第二七回:“出

  • 无为

    读音:wú wéi

    繁体字:無為

    英语:inaction

    意思:(无为,无为)
    I

    1.道家主张清静虚无,顺应自然,称为“无为”。
    《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相应

    读音:xiāng yìng

    繁体字:相應

    短语:应当 应 应该 该 该当 当 理应 合宜 活该

    英语:relevant

    意思:(相应,相应)
    I

  • 为法

    读音:wéi fǎ

    繁体字:為法

    意思:(为法,为法)

    1.制定法律。
    《史记曹相国世家》:“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

    2.成为法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