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频倾耳,唯忧白发生。
意思:不敢频繁竖起了耳朵,只有担忧白头发生长。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闻蝉》
全文赏析
这首诗《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的作品。它以火云初灭、晓角微清的清晨景象为背景,通过新蝉的鸣声、时间的流逝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时光飞逝的感慨。
首联“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描绘了清晨时分的景象。火云即将消散,象征着早晨的来临;晓角声声,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作者通过新蝉的鸣声,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千里之外的故国,突然传来几声蝉鸣,让人不禁想起过去的时光和经历。这一联通过听觉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颈联“时行仍仿佛,度日更分明”,作者通过描述时间的流逝和蝉鸣的频率变化,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作者在行走时感觉时间仿佛在流逝,而每一天都过得更加清晰明了。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心理感受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尾联“不敢频倾耳,唯忧白发生”,作者表达了自己不敢频繁倾耳细听,唯恐白发生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无法释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时光飞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