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浮云遮住太阳。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后泛指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 【成语出处】《文子 上德》:“日月欲明,浮云盖之。” 【成语简拼】FYBR 【成语注音】ㄈㄨˊ ㄩㄣˊ ㄅ一ˋ ㄖ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浮云蔽日主谓式;作宾语、补语;指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浮雲蔽日 【近义词】浮云翳日 【成语例子】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陈毅《赠同志》诗) 【英语翻译】floating clouds obscure the sun 【俄语翻译】Облакá заслонили сóлнце 【拼音注释】[fú][yún][bì][rì]【成语接龙】浮云蔽日->日久天长->长此以往->往返徒劳 【成语格式】ABCD【相关诗词】《次蒲庵长老韵(二首)》
一刖老禅三载余,每怀溪上笑谈初。 春山细雨沾乌帽,晴日闲华堕碧疏。 九日登高曾有约,二王小楷未能书。 至今不到天香室,深愧埃尘少涤除。 矫首令人感慨深,浮云蔽日阁曾阴。 六时花散金银刹,千里尘飞剑戟林。 经罢看山长独坐,定回倚石自微吟。 绝怜松下清泠水,好与人间洗渴心。
| 【相关诗词】《沁园春 金陵凤凰台眺望》
独上遗台,目断清秋,凤兮不还。 怅吴宫幽径,埋深花草,晋时高冢,锁尽衣冠。 横吹声沉,骑鲸人去,月满空江雁影寒。 登临处,且摩挲石刻,徒倚阑干。 青天半落三山。 更白鹭洲横二水间。 问谁能心叱,秋来水静,渐教身似,岭上云间。 扰扰人生,纷纷世事,就里原无此二字,兹从丁本补何常不强颜。 重回首、怕浮云蔽日,不见长安。
| 【相关诗词】《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昔献长杨赋,天开云雨欢。 当时待诏承明里,皆道扬雄才可观。 敕赐飞龙二天马,黄金络头白玉鞍。 浮云蔽日去不返,总为秋风摧紫兰。 角巾东出商山道,采秀行歌咏芝草。 路逢园绮笑向人,两君解来一何好。 闻道金陵龙虎盘,还同谢脁望长安。 千峰夹水向秋浦,五松名山当夏寒。 铜井炎炉歊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 陶公矍铄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 此中岂是久留处,便欲烧丹从列仙。 爱听松风且高卧,飕飕吹尽炎氛过。 登崖独立望九州,阳春欲奏谁相和。 闻君往年游锦城,章仇尚书倒屣迎 | 【相关诗词】《夏节士》
夏侯先生天下士,风流倜傥忠义俱。 平生勋业能自知,腹内更有非常书。 浪游不废灯火读,骑马儿郎空碌碌。 王门讲道三十年,坐使穷荒移国俗。 浮云蔽日客梦单,勇锐欲食奸臣肝。 径持白事上天子,不顾宰相与乃官。 沈冤昭雪清四海,旧时枝叶生光彩。 至今长安诸小儿,拍手为之歌慷慨。 归来弗受大官名,五湖一叶扁舟轻。 丹青徒写苏子卿,黄花自友陶渊明。 老我论交苦不早,意气相期且倾倒。 读公佳传诵公诗,江南节士如公少。
| 【相关诗词】《去国行》
呜呼济艰乏才兮,儒冠容容。 佞头不斩兮,侠剑无功。 君恩友仇两未报,死于贼手毋乃非英雄。 割慈忍泪出国门,掉头不顾吾其东。 东方古称君子国,种族文教咸我同。 尔来封狼逐逐磨齿瞰西北,唇齿患难尤相通。 大陆山河若破碎,巢覆完卵难为功。 我来欲作秦廷七日哭,大邦犹幸非宋聋。 却读东史说东故,卅年前事将毋同。 城狐社鼠积威福,王室蠢蠢如赘癕。 浮云蔽日不可扫,坐令蝼蚁食应龙。 可怜志士死社稷,前仆后起形影从。 一夫敢射百决拾,水户萨长之间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