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浩大。 【成语出处】宋 陆游《夜宿阳山矶将晓大雨北风甚劲遂抵雁翅浦》诗:“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白浪如山泼入船,家人惊怖篙师屋。” 【成语简拼】DHFJ 【成语注音】ㄉㄠˇ ㄏㄞˇ ㄈㄢ ㄐ一ㄤ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倒海翻江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心情无比激动。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倒海飜江 【近义词】排山倒海翻江倒海 【反义词】风平浪静 【成语例子】风仗雨势,雨借风威,那雨像倒海翻江似地下了起来。 【英语翻译】take great trouble as overturning the river and upsetting the sea 【拼音注释】[dǎo][hǎi][fān][jiāng]【成语接龙】倒海翻江->江湖骗子->子丑寅卯 【成语格式】ABCD【相关诗词】《十六字令三首》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 【相关诗词】《定泉井》
方师凿破天地髓,碧龙吹出冰霜寒。 一泓清澄绝泥滓,万窍号勋无波澜。 倒海翻江俱是幻,贮风留月得真观。 我来酌饮冷彻骨,飘飘此身在霄汉。 惠山之泉甘如饴,但随茗碗争新奇。 廉泉让水名匪欺,祗以贤者为品题。 此泉源流本曹溪,名之以定实亦宜。 尝试以手测其涯,雨不泛溢旱不亏。 莫言此乏蜿蜒姿,虫行蛭动皆可疑。 咫尺中间涵世界,寂然心印本无碍。 不与儿童搅水浑,留照须眉长自在。
| 【相关诗词】《夜宿阳山矶将晓大雨北风甚劲俄顷行三百余里》
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 白浪如山泼入船,家人惊怖篙师舞。 此行十日苦滞留,我亦芦丛厌鸣橹。 书生快意轻性命,十丈蒲帆百夫举,星驰电骛三百里,坡陇联翩杂平楚。 船头风浪声愈厉,助以长笛檛鼍鼓,岂惟澎湃震山岳,直恐澒洞连后土。 起看草木尽南靡,水鸟号鸣集洲渚。 稽首龙公谢风伯,区区未祷烦神许。 应知老去负壮心,戏遣穷途出豪语。
| 【相关诗词】《杂诗二十七首》
佛头山下雨随风,倒海翻江一饷中。 徙倚栏干便晴霁,湖光渺渺夕阳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