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zhuó yīng
繁体字:濯纓 意思:(濯缨,濯缨) 洗濯冠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南朝·宋·殷景仁《文殊师利赞》:“体绝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迹。” 唐·白居易《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巖下,来作濯缨翁。” 前蜀·韦庄《题颍源庙》诗:“临川试问尧年事,犹被封人劝濯缨。” 清·魏源《武夷九曲诗》之五:“尘容愧 解释:1.洗濯冠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详细释义:1.洗涤帽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2.比喻超凡脱俗,志节坚贞。南朝宋?殷景仁?文殊师利赞:『体绝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迹。』唐?白居易?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岩下,来作濯缨翁?』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zy
【拼音】zhuóyīng
【濯缨开头的诗词】
《送傅守归》
濯缨沧浪水,为爱沧浪清。 明明中兴主,斋居方厉精。 疏傅不自惜,决去鸿毛轻。 滥觞尔何如,咄哉檀长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