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xiǎo kāng
繁体字:小康 英语:a comfortable level of living; a better-off life; moderate prosperity 意思: 1.稍安。 《诗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郑玄笺:“康,安也。今周民罢劳矣,王几可以小安之乎?”唐·白居易《老病相仍以诗自解》:“昨因风发甘长往,今遇阳和又小康。”
2.儒家理想中的所谓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社会局面,指禹、汤、文、武、成王、周公之治。低于“大同”理想。见《礼记礼运》。后多指境内安宁,社会经济情况较好 详细释义:1.国家社会渐告安定,人民生活安乐,但尚未达到天下太平的大同阶段,称为『小康』。语出礼记?礼运:『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2.形容略有资产而足以自给的家境。儒林外史?第十五回:『先生得这「银母」,家道自此也可小康了。』
造句:她出身于一个小康之家。镇上所有的体面居民和小康人家,都异口同声,一齐反对费劳孙。屋子里的陈设和气派都说明此人家道小康,甚至可以说得上颇为富裕。卡斯尔走过
首字母缩写:xk
【拼音】xiǎokāng
【包含小康的诗词】
《拟古八首》
先我二百年,世道犹小康。 鸣銮下紫霄,群仙集柏梁。 仙仙青霞衣,济济白霓裳。 兢兢奉玄道,拳拳荐天浆。 鸡犬亦可仙,岂徒寿天生。 茂陵无仙骨,上帝下巫阳。 群仙返玉京,万事争苍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