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gōng quàn
繁体字:公券
意思:古代官府颁发的一种差旅费证券。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宝应二年,大夫严武奏,在外新除御史,食宿私舍非宜。自此乃给公券。”清·俞樾《茶香室丛钞举人给来往公券》:“国朝王士禛《夫于亭杂录》云:‘宋·开宝二年,诏西川、山南、荆湖等道举人皆给来往公券,自初起程以至还乡费,皆给于公家。’”
解释:1.古代官府颁发的一种差旅费证券。
造句:自此乃给公券。汉时,郡国守相置邸长安,唐诸路大使皆有进奏院,宋真宗时置朝集院於京师,凡升朝官到阙,并馆於院中,官给公券,兵士随直,惟可至朝堂省部,不得他往,此法亦善。”清俞樾《茶香室丛钞?举人给来往
首字母缩写:gq
【拼音】gōngqu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