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gāo chōng
繁体字:高舂 意思:日影西斜近黄昏时。 《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渊虞,是谓高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 高诱注:“高舂,时加戍,民碓舂时也。” 刘文典集解:“《初学记》引注云:‘言尚未冥,上蒙先舂,曰高舂。’”南朝·梁·王僧孺《为韦雍州致仕表》:“高舂之景一斜,不周之风忽至。” 唐·皎然《浮云》诗之三:“浮云浮云,集于高舂。高舂濛濛,日夕之容。”
造句:谁操玉杵回天象,似借高舂揭地灵。》:“?日?至于渊虞,是谓高舂。苏易简文:'三?而眠,高舂而起。谁操玉杵回天象,似借高舂
首字母缩写:gc
【拼音】gāochōng
【包含高舂的诗词】
《题西湖山岩二首》
坐从对高舂放衙,舂米和石也穿芽。 鸥边云阔三千顷,树杪烟横数万家。 贮月未圆松琐碎,怯风无力竹欹斜。 叮咛好护湖山景,养得阴成宿莫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