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fú yè
繁体字:伏謁 意思:(伏谒,伏谒) 谒见尊者,伏地通姓名。 《史记佞倖列传》:“江都王望见,以为天子,辟从者,伏谒道傍。 嫣驱不见。” 唐·韦瓘《周秦行记》:“太后曰:‘此是唐朝太真妃子。’予即伏谒,拜如臣礼。” 明·唐顺之《陈封君六十寿序》:“闾巷之人曩与等夷者,莫不奔走伏谒,喘汗不暇。” 清·唐孙华《国学进士题名碑》诗:“一官憔悴老墨 详细释义:俯伏晋谒。汉书?卷三十二?张耳陈余传:『良望见,以为王,伏谒道旁。』
造句:李良望见,以为王,伏谒道旁。”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予即伏谒,拜如臣礼。见帝拔关出,兵士伏谒。
首字母缩写:fy
【拼音】fúyè
【包含伏谒的诗词】
《伏谒太神御殿诗》
景烟满殿晓香清,日角龙颜五色明。 五季积成天下乱,千年方有圣人生。 重开混沌立万象,独斩蚩尤销五兵。 愿作周公清庙颂,神孙世世告升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