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 繁体字:奉祠 英语:shrine 意思: 解释:1.祭祀。 2.宋代设宫观使﹑判官﹑都监﹑提举﹑提点﹑主管等职﹐以安置五品以上不能任事或年老退休的官员等。他们只领官俸而无职事。因宫观使等职原主祭祀﹐故亦称奉祠。见《宋史.职官志十》。 详细释义:宋代五品以上官员,年老不能任事或退休,多被任为宫观使等官,实无职事,只领俸禄,称为『奉祠』。宋史?卷四二九?道学传三?朱熹传:『淮不得已,夺仲友江西新命以授熹,辞不拜,遂归,且乞奉祠。』宋?陆游?奉祠诗:『乞得奉祠还自愧,犹将名姓到中朝。』 造句:?尽以分宗族,独留庙室奉祠。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祠不绝也。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奉祠告老,以徽猷阁待制致仕。 首字母缩写:fc 【奉祠开头的诗词】
【包含奉祠的诗词】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 卜居青墩。 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 以长短句记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 平度荷花去。 病夫因病得来游。 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拿舟晚。 空见残荷满。 今年何以报君恩。 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