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guō suǒ
繁体字:郭索 意思: 1.螃蟹爬行貌。亦指蟹爬行时的声音。 汉·扬雄《太玄锐》:“蟹之郭索,心不一也。” 司马光集注:“范曰:‘郭索,多足貌。’王曰:‘郭索,匡禳也。’吴曰:‘匡禳,躁动貌。’”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庐山偃蹇坐吾前,螃蟹郭索来酒边。” 清·谭嗣同《菊花石秋影砚铭》:“郭索郭索,墨声如昨。”自注:“池有半蟹,其半掩于叶,名之曰秋影。”
详细释义:螃蟹走路的样子。汉?扬雄?太玄经?卷二?锐卦:『蟹之郭索,心不一也。』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处士林逋居于杭州西湖之孤山。逋工笔画,善为诗,如「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颇为士大夫所称。』
造句:旁侧凹下处,著一小蟹,仿佛郭索有声。”:“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车舟)。他的水墨写意作品《郭索图》就是这类佳作。《郭索
首字母缩写:gs
【拼音】guōsuǒ
【包含郭索的诗词】
《晚步》
水国秋先至,江村晚更幽。 泥筌收郭索,山网落禋旂。 凉入社门树,阴连渡口舟。 独怜经略地,吾得放歌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