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gǒu zhì
繁体字:狗彘
意思:犬与猪。常比喻行为恶劣或品行卑劣的人。《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汉·贾谊《新书时变》:“黥劓者攘臂而为政,行惟狗彘也。”明·陆采《明珠记拒奸》:“左押衙是个好男子,不为此狗彘之事。”清·孔尚任《桃花扇闲话》:“有这样狗彘,该杀,该杀。”罗瑞卿《答友人》诗之二:“林贼蛇蝎心,蔽空犹
详细释义:狗与瘠比喻行为卑鄙的人。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反君事雠,行若狗彘。』
造句:《孟子》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至于狗彘不若的人,就自叹弗及。朕再不料他是此等狗彘之类人也。。叵耐缁流之辈,专为狗彘之
首字母缩写:gz
【拼音】gǒuzhì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