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guān shí
繁体字:冠石 意思: 1.以三石为足而矗立于地的大石。古人认为是将有天子兴于民间的一种祥瑞。 《汉书刘向传》:“物盛必有非常之变先见,为其人微象。 孝昭帝时,冠石立于泰山,仆柳起于上林。而孝宣帝即位。” 颜师古注引臣瓒曰:“冠山下有石自立,三石为足,一石在上,故曰冠石也。” 《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时襄平延里社生大石,长丈余,下有三小石为之足。
造句:或谓度曰:‘此汉宣帝冠石之祥。松下有观音岩、圆明洞、冠石等。名石:鸡冠石,洪家畈组。出泰山武阳之冠石山,亦谓之沂水
首字母缩写:gs
【拼音】guānshí
【冠石开头的诗词】
《送觉祖院明上人》
冠石新墙日月回,丰堂环殿起崔嵬。 钟随秋势金声壮,佛隐寒云玉座开。 流水远奔双涧去,平林高拥四山来。 麒麟细草南东路,一望松门意自哀。
【包含冠石的诗词】
《寄朱伯盛》
白首耽书更不忘,鹄文虫篆烂生光。 高人为赋峨冠石,太史曾题琢玉坊。 野屐蹋云闲看竹,春帘凝雾静焚香。 别来又泛松陵棹,渺渺轻鸥江水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