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dōng lín
繁体字:東林 意思:(东林,东林)
1.东边的树林或竹林。 南朝·梁·江淹《效阮公诗》之一:“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 唐·杜甫《舍弟占归草堂检校卿示此诗》:“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
2.指庐山·东林寺。 唐·张乔《送僧鸾归蜀宁亲》诗:“高名彻西国,旧迹寄东林。” 宋·王禹偁《寄杭州西湖昭庆寺华社主省常上人》诗:“ 解释:1.东边的树林或竹林。
2.指庐山东林寺。
3.指明末东林党。
4.指东林书院。
造句:晚明东林学派与无善无恶说之争东林学派的新型伦理观要论东林书院与东林讲会探析略论
首字母缩写:dl
【拼音】dōnglín
【东林开头的诗词】
《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
东林气微白,寒鸟急高翔。 吾亦自兹去,北山归草堂。 仲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 萧萧过颍上,曨曨辨少阳。 川冰生积雪,野火出枯桑。 独往路难尽,穷阴人易伤。 伤此无衣客,如何蒙雪霜。
【包含东林的诗词】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