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dēng dēng
繁体字:登登 英语:Deng Deng 意思: 1.象声词。指敲击声。 《诗大雅绵》:“度之薨薨,筑之登登。” 唐·刘禹锡《许州文宣王新庙碑》:“瀷水之濒,城池在东,登登其杵,坎坎其斧。” 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龟趺入坐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 明·高启《与侄常游东庵》诗:“水树圆庵绿几层,阴中敲户昼登登。”
2.象声词。指马蹄声。 详细释义:状声词:(1)形容筑墙用力相应的声音。诗经?大雅?绵:『筑之登登,削屡冯冯。』(2) 形容打碑的声音。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龟趺入座螭隐壁?空斋昼静闻登登。』
造句:几分钟以后,诺尔曼格兰奇登登地沿着游廊走了过来。最后淋上草莓酱装饰就登登登登!哎哟,你这早上起来怎么木木登登的我听
首字母缩写:dd
【拼音】dēngdēng
【登登开头的诗词】
《山店》
登登石路何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
【包含登登的诗词】
《登雁门山绝顶》
万丈仙山望欲寒,白云中断出栏干。 登登忽向峰头立,好与风主地上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