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àng lùn
繁体字:謗論 意思:(谤论,谤论) 指斥过失的言论。 宋·孔文仲《制科策》:“斧钺不足以禁谤论,窜黜不足以抑烦言。” 清·龚自珍《发大心文》:“脱令我今生多受浮言,无情浅夫,或用见成言说而成谤论,便须知我前世处境亨泰,但能坐议,不察人世一切真实烦恼故。”
造句:四毁谤论谓人怀恨发愤。”由是谤论喧然,奸人嫉妒,相与挤之,欲其死而后已。宋孔文仲《制科策》:“斧钺不足以禁谤论,窜黜不足以抑烦言。(一)论体性(梵va^da):议论之题目有六种性
首字母缩写:bl
【拼音】bànglùn
【包含谤论的诗词】
《读佛书》
天竺降灵圣,利益其在此。 雪山真苦行,九恼尚缠己。 非徒食马麦,空钵良可耻。 纷纷旃茶女,谤论或未已。 不知手指中,犹出五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