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fēi sōng
繁体字:飛鬆 意思:(飞松,飞松)
1.指山中的松树。因其种籽落地自然长成,故称。 宋·范成大《包山寺》诗:“稚竹暗寒碧,飞松盘老苍。”自注:“山上松多非种植,风吹松子自成,谓之飞松。”
2.树种子名。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飞松者,一名狐实,亦作梧实,正如梧桐子而大倍之,色味亦如梧桐,而壳薄易剥。生密树中;一见辄伐树,乃可得,迟则 解释:1.指山中的松树。因其种籽落地自然长成,故称。
2.树种子名。
造句:飞松者,一名狐实,亦作梧实。云飞松竹留,石堕藤萝牵。山上还有古岳飞松及古烽遗痕等名胜古迹。城外宝通寺所在的小洪山还存有岳飞松
首字母缩写:fs
【拼音】fēisōng
【包含飞松的诗词】
《和钟陵山居诗(二首)》
人间变态薄于纱,端合归来卧。 境病蝉藏翳叶,人生秋蝶寄浮槎。 风前细细飞松子,云外毵毵落。 道人咽沆瀣,岩边春雨种胡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