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é tì
繁体字:訛替 意思:(讹替,讹替) I
1.犹差误。 晋·王嘉《拾遗记周》:“南陲之南,有扶娄之国。其人善能机巧变化,易形改服,大则兴云起雾,小则入于纤毫之中……乐府皆传此伎,至末代犹学焉,得粗亡精,代代不绝,故俗谓之婆候伎。则扶娄之音,讹替至今。”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一言讹替,以为己罪矣。”
解释:1.犹差误。
2.犹衰敝。
造句:于时魏境虽有佛法而道风讹替。佛去世久,道化讹替,谓像法时。则扶娄之音,讹替至今。。其时道化讹替,虽有教有行而无证果
首字母缩写:et
【拼音】ét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