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duàn hóng
繁体字:斷紅 意思:(断红,断红)
1.谓稍抹胭脂,妇女的一种淡妆。 唐·元稹《莺莺传》:“常服睟容,不加新饰,垂鬟浅黛,双脸断红而已。” 《太平广记》卷四八八引作“销红”。 宋·苏轼《元日次韵张先子野见和七夕寄莘老之作》:“莫唱裙垂绿,无人脸断红。”
2.飘零的花瓣。 宋·周邦彦《六丑蔷薇谢后作》词:“恐断红尚有相思
造句:诊断红绿色觉障碍用色觉检查镜望断红尘重怅然,徒使旅魂牵。极目平芜人尽去,断红明碧树。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首字母缩写:dh
【拼音】duànhóng
【断红开头的诗词】
《菩萨蛮·断红流水香难觅》
断红流水香难觅。 行云一去无踪迹。 杨柳漫遮阑。 闲愁付远山。 玉筝弹未了。 倚柱人空老。 青子摘来酸。 酸心有几般。
【包含断红的诗词】
《秋月》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