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dà nuó
繁体字:大儺 英语:Danuo 意思:(大傩,大傩) 岁末禳祭,以驱除瘟疫。 《吕氏春秋季冬》:“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高诱注:“大傩,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 汉·张衡《东京赋》:“尔乃卒岁大傩,殴除群厉。” 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二:“今岁暮大傩,谓之逐疫是也。” 详细释义:腊月禳祭,期以驱除瘟疫、消灾避祸。续汉书志?第五?礼仪志中:『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
造句:“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盖古人以椎逐鬼,若大傩之为耳。西元706年,大傩礼传入日本“是年。先腊一日?大傩?谓之
首字母缩写:dn
【拼音】dànuó
【大傩开头的诗词】
《里中驱傩》
大傩存古礼,彩发映雕冠。 如今身老大,不似小时看。
【包含大傩的诗词】
《里中驱傩》
大傩存古礼,彩发映雕冠。 如今身老大,不似小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