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chūn fān
繁体字:春幡 意思:春旗。旧俗于立春日或挂春幡于树梢,或剪缯绢成小幡,连缀簪之于首,以示迎春之意。 南朝·陈徐陵《杂曲》:“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 前蜀·牛峤《菩萨蛮》词之三:“玉钗风动春幡急,交枝红杏笼烟泣。” 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词:“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裊裊春幡。”
造句:细写池塘诗梦,玉人翦做春幡。春幡春细缕春缯,春闺一点春灯。春幡,即“青幡”,指旗帜。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首字母缩写:cf
【拼音】chūnfān
【包含春幡的诗词】
《浣溪沙》
记绾长条欲别难。 盈盈自此隔银湾。 便无风雪也摧残。 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剪春幡。 不禁辛苦况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