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 繁体字:察舉 意思:(察举,察举) 解释:汉代选官制度。始于武帝时,由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合格即任以官职,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是士大夫仕进的主要途径。 详细释义:经由郡县等官吏推荐而任官。后汉书?卷六十一?左雄传:『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表:『前汉表谢,遗篇寡存。及后汉察举,必试章奏。』 造句:「廉吏」是汉代察举岁科之一。为什么仕途必经察举和考试呢?明法就是察举明习法律的人才。然后可经察举或其他途径升迁。 首字母缩写:cj 【包含察举的诗词】
《和不疑送虏使还道中闻邻几圣俞长逝作诗哭之》
昨夕邮吏来,叩门致书函。 呼奴取以入,就火开其缄。 不疑赋长篇,发自燕这南。 痛伤江与梅,继踵良人歼。 噫嗟知其二,尚未知其三。 请从北辕后,覼缕为君谈。 邻几虽久病,始不妨朝参。 饮歠浸衰少,劂逆生虚痰。 逮於易箦辰,皮骨余崆嵌。 遗书属清俭,终始真无惭。 圣俞食寒冰,外以风邪兼。 愚医暴下之,结轖候愈添。 惙惙气上走,不复容鍼砭。 自言从良友,地下心亦甘。 钦圣体素强,药石性所谙。 平居察举措,敢以不寿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