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ū kè
繁体字:逋客 意思: 1.逃离的人。 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请迴俗士驾,为君谢逋客。”
2.避世之人;隐士。 唐·司空图《光启丁未别山》诗:“此去不缘名利去,若逢逋客莫相嘲。” 明·唐寅《题画》诗:“只容逋客骑驴到,不许朝官引骑来。” 清·金农《重游王屋抵暮出山》诗:“学道苦云晚,取诮古逋客。”
3 详细释义:逃亡的人。后指避世的隐者。文选?孔融?北山移文:『请回俗士驾,为君谢逋客。』唐?皇甫曾?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诗:『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
造句:请迥俗士驾,为君谢逋客(52)。鸣湍声断深谷,逋客归何计。投者近来忘俗累,眷怀逋客旧风流。南国小棠偏去近,北山逋客
首字母缩写:bk
【拼音】būkè
【逋客开头的诗词】
《通明馆洒扫二首》
逋客还山一笑咍,故人怜我不嫌猜。 晓猿夜鹤总欢喜,蕙帐草堂相与开。 可为雨芽烟蕨住,直缘流水古松来。 枝巢若许鹪{僚亻换鸟右}借,投老此生真快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