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pī chéng
繁体字:丕承 意思:很好地继承。旧谓帝王承天受命,常曰“丕承”。 《书君奭》:“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 汉·扬雄《法言问明》:“成汤,丕承也;文王,渊懿也。或问丕承,曰:‘由小致大,不亦丕乎?革夏以天,不亦承乎?’”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今我小子丕承王业,式建伽蓝,用旌圣迹。” 明·张煌言《答延平世子经书》:“幸而老世臺丕承前业,壁垒增新。” 解释:1.很好地继承。旧谓帝王承天受命,常曰"丕承"。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pc
【拼音】pīchéng
【丕承开头的诗词】
《仁宗皇帝挽诗二首》
丕承三后绩,盛烈古难陪。 纳谏书囊集,谈经殿阁开。 御弧圆月满,宸翰舞鸾回。 冠剑虽归葬,英风万祀恢。
【包含丕承的诗词】
《宁宗朝享三十五首》
明明英后,仁孝敛恭。 丕喃丕承,增光祖宗。 继志述事,遵制扬功。 万邦作孚,盛德形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