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nán bēn
繁体字:南奔 意思: 1.向南奔跑;南逃。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值五马之南奔,逢三星之东聚。” 《隋书音乐志上》:“于是乐人南奔,穆皇罗钟磬;苻坚北败,孝武获登歌。” 唐·李白《永王东巡歌》之二:“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宋史何灌传》:“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梁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
2.南 解释:1.向南奔跑;南逃。
2.南北朝时期谓郎官转任治书侍御史者。
造句: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独龙江自北向南奔流,形成了较为典型的以峡谷为主的河谷地貌。12月5号到6号的夜里,火车在一块方圆约五十英里的地区向东南奔驰,然后又折向东北,朝大咸湖前进。这个计划由私人筹集资金,包括了在清迈清莱夜丰颂府
首字母缩写:nb
【拼音】nánbēn
【南奔开头的诗词】
《读谢翱传》
南奔北走家何在,七里滩前许剑来。 厓海夜寒惟月上,冬青树老又花开。 侧身天地聊晞发,怅望江山独把杯。 一掬当年知己泪,秋风洒尽下西台。
【包含南奔的诗词】
《逍遥峰访李覯不遇》
叠嶂南奔似跃龙,逍遥楼畔识奇踪。 云根盘地三千丈,石徇参天第一峰。 岁久已知苍藓合,晓来常怪翠云封。 肩舆却过株槎路,曙色岚光隔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