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cái shì
繁体字:才士 意思:有才德之士;有才华的人。 《庄子天下》:“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藁不舍也,才士也夫!”晋·葛洪《抱朴子尚博》:“百家之言,虽有步起,皆出硕儒之思,成才士之手。” 宋·范仲淹《上张右丞书》:“天下才士,莫不稽颡,仰望光明。” 清·赵翼《瓯北诗话七言律》:“自《古诗十九首》以五言传,柏梁以七言传,于是才士专以五七言为诗。”
详细释义:有才华的文人。文选?陆机?文赋:『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亦作『才子』。
造句:后因以指受到重用的文人才士。制东都赋,当时才士共加称许。尺尧钱塘才士,斋其新筑也。等才士云集京都,一时文坛兴盛。
首字母缩写:cs
【拼音】cáishì
【才士开头的诗词】
《还卷答徐长官》
才士生平多薄命,文章自昔少知音。 增添行李妨为客,搜搅肝肠枉用心。 高阁书存终覆瓿,长门赋丽偶遗金。 云台幸有功名望,何必孜孜泥古今。
【包含才士的诗词】
《书叹七首》
五生因缧绁,刘子急徽追。 舒叟挈家走,几遭鞭与笞。 我无三人辱,阖门但穷饥。 饱死世更多,徒忧何以为。 敢作小夫叹,聊为才士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