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kū tóng
繁体字:枯桐 意思: 1.《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后遂以“枯桐”为琴的别称。 明·魏大中《次桐阴阁韵》之一:“无絃本是一枯桐,过耳皆如雨后风。” 《红楼梦》第八九回:“黛玉笑道:‘这张琴……虽不是焦尾枯桐,这鹤仙凤尾,还配得齐整;龙池雁足,高下还相宜。’”参见“焦尾琴”。 解释:1.《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后遂以"枯桐"为琴的别称。
2.《晋书.张华传》"吴郡临平岸崩,出一石鼓,槌之无声。帝以问华,华曰'可取蜀中桐材,刻为鱼形,扣之则鸣矣。'于是如其言,果声闻数里。"后因以"枯桐"代指击钟的直长形木鱼。
造句:”后遂以“枯桐”为琴的别称。石上枯桐,本名王春强,现居深圳。”后因以“枯桐”代指击钟的直长形木鱼。枯桐:焦枯的桐木
首字母缩写:kt
【拼音】kūtóng
【枯桐开头的诗词】
《杂言》
枯桐斲山骨,弦以冰蚕丝。 信指发孤调,悠然造希夷。 扬以寄吾欢,抑以写吾悲。 悲欢生我心,无庸他人知。 我若有黄金,不铸钟子期。 寄语伯牙翁,绝弦良可嗤。
【包含枯桐的诗词】
《永嘉秋夕》
风战枯桐敲纸窗,拥裘无寐夜偏长。 樵楼三鼓夜将午,云雁数声天正霜。 寓世此身惊逆旅,宽怀何处不吾乡。 江头风景日堪醉,酒美蟹肥橙橘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