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jiǔ chūn
繁体字:九春 意思: 1.指春天。 《文选阮籍<咏怀诗>之四》:“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辉光。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张铣注:“春,阳也;阳数九,故云九春。” 南朝·梁元帝《金楼子志怪篇》:“其花似杏,而绿蕊碧鬚,九春之时,万顷竞发,如鸾凤翼。” 明·唐寅《金粉福地赋》:“瑶池疏润,演丽于九春;析木分辉,流光于千里。”
2.指 解释:1.指春天。
2.指三年。 详细释义:1.春季九十天,故称春天为『九春』。文选?阮籍?咏怀诗十七首之四:『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唐?皇甫枚?飞烟传:『见说伤情为九春,想封蝉锦绿蛾颦。』 2.三年。文选?曹植?杂诗六首之三:『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李善?注:『一岁三春,故以三年为九春。』
造句:我所思兮,延陵季子,别来九春。悦怿若九春,磬折似秋霜。春旱严重,有“十年九春旱”之说。悦?若九春,磬折似秋霜。
首字母缩写:jc
【拼音】jiǔchūn
【九春开头的诗词】
《早春夜宴》
九春开上节,千门敞夜扉。 兰灯吐新焰,桂魄朗圆辉。 送酒惟须满,流杯不用稀。 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包含九春的诗词】
《杂诗》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 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 飞鸟绕树翔,噭噭鸣索群。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