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īn gōng
繁体字:豳公 意思: 1.指周的祖先公刘。因其曾率周人迁徙豳地定居,故称。 《诗豳风七月》唐·陆德明题解:“周公遭流言之难,居东都,思公刘、大王为豳公忧劳民事,以比叙己志,而作《七月》、《鸱鸮》之诗。” 宋·吕陶《蜀州重修大厅记》:“按古而求,盖豳公所由之风化。”后亦借指仁君或临难不苟的贤臣。 唐·贾至《自蜀奉册命往朔方途中呈韦左相文部尚书门下崔侍郎》诗:“豳公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bg
【拼音】bīngōng
【包含豳公的诗词】
《唐儿歌〈杜豳公之子〉》
头玉硗硗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
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
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半臂。
东家娇娘求对值,浓笑画空作唐字。
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